作者:张红波发布时间:2015-08-13 21:41 1275字
1937年9月24日,保定沦陷。
短短几天,日军如囊中取物,不费吹灰之力,整个保定城已是他们的天下。白洋淀位于保定以东,跨安新雄县任丘3县,明珠般镶嵌在辽阔的冀中平原上。1938年,日军侵占冀中平原。白洋淀的赵北口、同口等地,毒瘤一样冒出了日伪军的炮楼。以此为窝点,他们像蛇信似的荼毒四方。
面对日寇的烧杀掠抢,位于保定城附近的个别村庄就开始在偏僻、低洼的野外和村里挖隐蔽洞用来临时藏身避险,俗称“地窨子”或“蛤蟆蹲”。开始时只有一个洞口,两三米深。以后,又逐渐把洞口加以改善或挖两层,或修两个洞口,或把两个洞连接挖通。这样,虽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它只能作为临时藏身躲险的处所。
全面抗战以来,日军调集重兵,先后在徐州、武汉同国军进行正面作战,华北日军大量南调,这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机会。
1939年11月7日,号称日军“山地战专家”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被八路军击毙;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毙伤日伪军3万多人,其中击毙日军大队长以上的官佐19名,拔掉日伪据点2900多个,此外还破袭了华北主要交通线,致使华北日军交通一度陷于瘫痪,极大地牵制了日军兵力的转移和使用。据日军情报显示,至1941年7月,日军能牢固控制的地区仅为华北地区总面积的1/10左右。
1941年8月,为了改变华北的战略态势,日军调集了6个师团和6个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及伪军共7万余人,在飞行团配合下,对保定至石家庄以西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以摧毁抗战军民生存条件为目的的“晋察冀边区肃正作战”,日军在抗日根据地采取铁壁合围、分区扫荡、梳篦清剿、辗转抉剔等战术和三光政策,仅半年时间,就使得整个华北抗日根据地除保定阜平,邯郸涉县,山西黎城、平顺,河南范县、观城6个完整的县城外,其他均被日军占领,日伪军在保定周边村庄修炮楼,挖封锁沟,企图破坏村民对根据地武装部队的补给,打垮抗日组织,抗日军民生存和发展极其艰难。
1941年5月,保定蠡县曲堤的村民,不堪鬼子的骚扰,自发组织老百姓挖掘地道,利用地道打退了一股日伪军,得到冀中军区的重视。不久,这种特殊的作战方法受到了各地村庄的欢迎,也给他们带来了鼓舞,敌伪碉堡附近的群众为保存自己、打击敌人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抗日斗争。
自从开展了地道斗争,平原游击战争就出现了新的局面,抗日的村庄都变成了坚强的战斗堡垒,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打击敌人,保护田园,打得鬼子焦头烂额,疲于奔命。
单说今日。
井上松次郎陆战队奉命开始了对华北敌后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一路杀戮,血洗了龙河村和金山村,一个个手无寸铁老弱病残的中国人倒在鬼子屠刀之下,血流成河、横尸遍野、旷野无人,一个活着的生命也没有,他认为大日本帝国第44旅团陆战队缔造了中国千里无人区的无敌神话。
见天色渐晚,天热出奇,行军壶里的水也喝了个底朝天,一个个日本士兵口渴难忍,精神懒散,战斗力也逐渐减弱。井上松次郎和副官岗村君便来到阴沟河洗澡,驱赶热气。命令中队长北风江郎负责大批日本士兵驻扎距离八一村两百米处的山谷中,原地整装休息,等待扫荡任务。
>